七绝的四种平仄格律

赢船否 67 2025-09-19 01:21:30

近期关于七绝的四种平仄格律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 ,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集整理了相关资讯,并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 。若这些内容恰好能为您提供参考,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七绝的四种平仄格律:

(一)平起首句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李白《早发白帝城》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白居易《忆江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 ,不知攀折是何人。

(三)仄起首句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李商隐《夜雨寄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四)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格律对照例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 ,简称七绝 ,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 、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 ,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 。

体裁特征

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的近体诗。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诗四句,每句七字 ,总共二十八字 。其次是押韵严格,表现为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还要讲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 ,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 ,七言绝句分为平起式和仄起式两大类 。其中平起式又分两种:一、平起平收,首句押韵;二 、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仄起式也分两种:一 、仄起平收 ,首句押韵;二、仄起仄收 ,首句不押韵。

按平仄律,七言绝句有四种标准句型: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了两字是平平 ,称之为平平脚);二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 ,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了两字是仄仄 ,称之为仄仄脚) 。其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

关于七绝的四种平仄格律的相关内容介绍到此告一段落,若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启发,欢迎持续关注本站获取更多优质内容。

上一篇:worship什么意思中文意思
下一篇:地球极半径是多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