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一、课前预习及复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指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行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提前学习,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 ,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 ,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 、认真听讲、主动探究的习惯
是指课堂上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的点拨、引导,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结合自己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
三 、会听、看、想 、说的习惯
只有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更有机会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因此,“四会 ” 中会说是突破口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去想,两者相互促进 ,促进孩子多想、多说。要会想,就要认真听,细心看 。抓住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
四、自己完成作业
作业是吸收和消化知识 、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 ,也是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和了解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的延续,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有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解题技巧。而大部分同学做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认真读题、审题 ,对解题思路模棱两可,导致了题目稍有变化 、引申或综合就错误百出 。
五、课后阅读习惯
课后读书,其实就是对刚学过的知识内容及时进行复习。课后读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而且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达到系统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家庭教育中,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6种方法
积极家庭教育
2019年12月19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成功的教育也是从良好的习惯养成开始的。可在现实中 ,有些家长往往更多地关心孩子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其实,对小学生来说 ,在某种程度上,习惯的养成比知识还重要的多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 ,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督促和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以养成善于计划和追求实效的习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追求实效 ,学习也需要有计划,在家里的学习更需要有详细的安排。家长要指导孩子按不同时间段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 ,如周一至周五在家学习计划,周六周日学习计划,寒假 、暑假学习计划。
周一至周五 ,刚回家要安排先做半小时左右的作业,尽量把当天的作业做完,如果做不完晚饭后在做 。因为按照心理学的遗忘规律 ,刚回家赶快做作业,有趁热打铁的效果。
在双休日和寒暑假期的早晚,要安排孩子背诵和记忆一些东西 ,如古诗词,好文好词,英语单词等,因为按照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理论 ,早上和晚上睡觉前人的记忆力更好,早上前面杂事干扰少(无前摄抑制),晚上后面事情干扰少(无后摄抑制)。大部分学校早操前要安排一节早读课 ,让孩子读课文、背单词,就是这个道理 。实际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都能证明这一点。
有了学习计划,家长要督促落实计划。孩子当天的学习任务 ,一定要当天完成,双休日的任务也要分在两天各自完成,寒暑假的学习任务 ,也要按分解的情况分段完成,绝对不能拖到快开学集中突击去作做 。
2、指导孩子认真检查作业,纠正错题 ,以养成善于反馈娇正的习惯。
在小学生完成作业的问题里,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是没有回头检查的习惯,二是不能自觉自愿地纠正错题,并且年级越低 ,表现越突出。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检查验算可以发现错误;纠正和完善错题 ,才能弥补对知识掌握过程中的缺陷 。
在我家孩子上高中时,我看了好多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谈,他们几乎有一个共同的经验 ,就是都有个错题集。因为错误代表着已学知识中掌握较差的部分,在某种意义上讲,纠正错题比做新题更重要 ,比反复做题效率更高。所以,家长务必让孩子先更正错题,再去做新的作业 ,长期坚持,使其成为一种习惯 。
3 、协助孩子认真完成口头家庭作业,以养成注重背诵记忆的习惯。
家庭作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书面作业,如写生字 ,抄单词,完成课后练习题等;另一种是口头作业,如背诗词、背课文、背英语单词 、听写生字生词 ,口算数学题等。小学生往往重视前者,忽视后者,其原因就是后者老师不好检查。所以家长要通过微信群等途径 ,搞清楚每天的作业,督促完成口头作业 。
平时常听家长说:学习去。孩子就赶快去做作业。实际学习并不等于做作业 。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除了完成老师补置的作业外 ,尽可能的进行一些自学内容。如,复习已学过的内容,读一些课外书籍等。在这里提醒家长 ,在小学不要给孩子教没上的内容,因为如果家长先讲了,孩子上课就会不专心,时间长了会使孩子养成不善于倾听的坏习惯 。这正是小学生留级弊大于利的原因。
4、指导孩子自觉进行单元复习和总复习 ,以养成善于综合归类的习惯
小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引领,靠着老师布置的练习题、练习册的引导,尤其目前孩子的家庭作业量偏大的情况下 ,孩子很少有自觉进行单元复习和总复习的习惯。这都不利于孩子总结性复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
综合性复习不仅有利于巩固本单元或本学校知识技能,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家长利于周末或假期 ,指导孩子对上一单元或上一学期的知识进行归类复习,提高巩固知识的效果。如:上一单元或上一学期学了那些古诗,学了那些好词好句 ,学了那些英语单词,学了那些数学公式等等 。
5 、提醒和及时矫正孩子的写字姿势,以养成规范写字和保护视力的习惯
小学教育只所以也叫基础教育 ,顾名思义就是有它的基础性。不仅是小学所学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小学培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连做题的姿势和握笔姿势都是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由于目前班额太大,老师的各别指导跟不上等原因,现在一部分学生在整整六年的小学生活中 ,也没有学会如何用正确的姿势握笔,不仅严重影响着写字的效果,还影响着孩子的视力。
在小学常见的错误握笔姿势是手指离笔尖太近 ,致使笔杆太陡,没有靠在虎口里, 所以 ,笔就不易拿稳,字的笔画就写不长 。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在低年级得到解决 ,一旦形成习惯,以后孩子的字就不容易写舒展。因此,家长要时时提醒 ,监督和矫正孩子的握笔姿势,让正确的姿势能够形成并得到巩固。
6 、教育和督促孩子爱护书本,及时整理书柜和书包,以养成爱护书籍的习惯
大家发现没有 ,大凡学霸式孩子,都喜欢书,平时也喜欢整理书 。相反 ,学习差的孩子,他的书皮也最容易掉。
我们一提到犹太人,就会马上想到这个民族的人聪明 ,实际这和犹太人热爱学习、喜欢书籍是分不开的,据说犹太人有个家庭世代相传的传统,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 ,这除了用起来方便外,主要体现对书的敬重。犹太人也不焚书,即使是攻击犹太人的书 。
我们家长也要教育孩子从小爱护书籍 ,并给孩子提供专用书柜,买漂亮的书包,督促孩子及时整理书包,定时整理书柜。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 ,每种习惯的养成办法也各种各样。尤其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个体的不同,每个个体所处的环境不同 ,都应有不同的培养方法 。但教育有其规律可循,孩子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也有其规律可循。因而,家长应抓住小学阶段孩子接受教育的特征 ,及时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自网络)
关于“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栋莲糕]投稿,不代表幺幺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yyhz.net/yaoyao/57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幺幺号的签约作者“栋莲糕”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内容很有帮助